登录 | 注册
您好,欢迎来到乐亭旅游接待官网!
首页 >> 乐亭文化 >>
 

青春广场廊柱浮雕说明文字

38.7K
时间:2015-02-04 09:11 作者:Arvin 乐亭旅游接待官网

 


 
    乐亭县县城青春广场南面耸立着12根浮雕廊柱,其中10根刻记乐亭县的人文历史,艺术形象。建立乐亭县历史碑柱,旨在刻记史实,让现在和今后的人们了解乐亭,认识乐亭。10根历史碑柱分别说明文字如下:
1.建县沿革
    乐亭地处滦河冲积平原,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烟繁衍。商周属孤竹国,秦为辽西郡。汉制地百里为县,不足百里为亭,邑内设“乐亭”,为乐亭得名之始。唐、宋曾以乐安亭、乐安镇称之。金天会初年(公元1123年)始置县,“乐亭县”名沿用至今。
2.县城变迁
    乐亭县城始在救阵(旧镇),后迁长河东侧,城围不足千丈。城墙因战乱、洪患于民国年间被毁。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,恢复重建窄街陋房。二十世纪末,以新城区为主体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迅速崛起,2002年兴建的青春广场即为新城中心。
3.故土沧桑
    昔时,邑内地荒人稀。明洪武、永乐年间从山西、江南一带迁来大批移民。历代县民披荆斩棘,辟荒野海滩为良田沃壤,终造“燕东天府”之富硕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步入全国产粮先进县行列,九十年代再建“中国鲜桃之乡”、“河北蔬菜之乡”。
4.辉煌商史
    邑人以善经商而闻名。清末民初,邑人所办商号遍布东北各地,外出从商习商者数万,号称“老呔帮”。汀流河刘家“益发合”、“泰发合”诸商号名冠东北三省。何新庄武百祥创办“同记”、“大罗新”,经营管理革新,于哈尔滨独领风骚。
5.乡音奇葩
    乐亭文化底蕴深厚,有“文化县”之称。这块沃土诞生乐亭大鼓、乐亭皮影,孕育了评戏,地秧歌久盛不衰。乐亭大鼓、乐亭皮影乡音浓郁,曲韵优美,极具地方特色,列北方主要曲、剧种。“滦州皮影”、“唐山皮影”皆源在乐亭皮影。
6.崇教尚礼
    乐亭人自古有“雅重读书”之风,并以明礼诚信、人才辈出声名远播。昔时,百姓衣食稍足,必令子弟读书受教,私塾、村学星罗棋布;如今,教育兴国、人才兴县深入人心,重教尊师,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质量居国家、省先进行列。
7.伟人故里
    乐亭县地灵人杰。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诞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。他“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”,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,其精神光耀神州。
8.天然港址
    地处渤海湾的乐亭海边岸陡水深,极宜建港。孙中山先生在《建国方略》中提出在此建筑北方大港,宣告“顾吾人之理想,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,使之与纽约等大”。今所建国家一类口岸京唐港,即位于孙中山所确定之王滩港址。
9.海岛揽胜
    北戴河-黄金海岸旅游线上的乐亭滨海景区,复式双岸线海陆奇观,大小沙岛数十。游菩提(石臼坨),回归自然,听大海潮音;登月坨,临仙境,知嫦娥思凡;踏金沙,观鸟翔鱼跃,心系海阔天空;浴金银浅水,击碧海浪涛,洗人生铅华。
10. 滦河儿女
    滦河哺育乐亭人。这方水土世世代代传承着建设、繁荣乐亭的图强精神和忠贞爱国崇高思想。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册记载着众多乐亭人的英名;祖国建设各条战线闪耀着无数乐亭人的奉献业绩。勤劳、勇敢、进取的乐亭人与时俱进。

 

本文链接http://www.yousandao.com/zt/2109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
酒店预订
门票代购
线路预订
推荐线路
推荐酒店
扫描微信号

关闭

《团队旅游》

《住宿预订》

《出团咨询》

《网站合作》